数据库连接出错:SELECT S.*,M.alias AS M_alias,M.keywords AS M_keyword,M.config AS M_config FROM p8_sort S LEFT JOIN p8_article_module M ON S.fmid=M.id WHERE S.fid='117'

Table 'ksfbw.p8_sort' doesn't exist
1146 试析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 - 快速论文发表网_快速发表论文

试析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作者:时间:2011-01-04 13:13:37  来源:www.ksfbw.com  阅读次数:2624次 ]

论文关键词:政治文化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参与 公民文化
  论文摘要: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在人们心理层面的反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中国的体制转型、政治参与以及国家发展的有序化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公民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民主的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本文在这样的视角下,结合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和现状,得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建设与完善公民文化,并提出了具体措施思路。
  一、政治文化概述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快速论文发表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冲国学者对政治文化的概念认定也呈现出较多的不一致。一种观点从政治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面和感性的部分,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的部分。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文化是人们政治取向模式,包括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信仰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也有学者从政治或政治体系的特征入手,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定社会中趋于人们对合法强制权力及其行使过程的心理取向或态度。
    我们把政治文化定义为一种主观心理因素的组合,是人们主观上对政治对象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主要指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三部分内容。同时,我们将政治文化分为主流政治文化和政治亚文化。主流政治文化是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凭借其特殊的公共权力推行其所信奉的意识形态、政治思想及其价值观,使整个社会都接受这种政治文化,并成为政治体制运作的基础,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说,主流政治文化与国家政治体制基本吻合。而政治亚文化是政治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所属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和性别等的不同,产生了有别于主流政治文化整体性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并在政治体系中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政治文化,一方面丰富了政治文化的内容,发挥凝聚、消解和制约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政治生活的自由民主程度。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政治稳定。
    (二)中国政治文化的确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主导与核心地位。《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共和国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建国的政治基础。意识形态上在确认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建设方向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种新文化,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或领导地位,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同时又有过渡性,允许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殖民地奴化思想以外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法存在。
    “文化大革命”将中国政治逐渐推向极“左”方向上去,使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客观上讲,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前阶段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后阶段应该是无产阶级与剥削阶级的残余斗争,重点是发展生产力。但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把主观认识上的判断误认为是客观现实,故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最后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高度的个人崇拜和领袖崇拜,出现宗教式的狂热,另一方面人与人关系的极端不信任,失去基本的人际关系准则,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的政治文化出现了重大的转折。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强调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首开思想解放之先河。1978年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一次提出思想解放的口号,表明实事求是的文化观又重新回到了政治生活中来,这标志着政治文化建设已经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等。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深人地概括和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体系,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意义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立”与“反”两种思想的斗争。不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都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立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反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当然,两个不同时期,“立”与“反”的本质是有区别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坚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仅仅是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思想,不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而在改革开放以后,资产阶级的思潮多次出现,其本质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此同时,对姓“资”姓“社”的问题要有正确认识。判断制度好坏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论文发表网 
    研究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中国体制转型、政治参与及国家发展的有序化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深化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不仅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所有内涵,更重要的是改变政治观念,调整政治价值观,促进政治行为的变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一方面是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的真实体现,另一方面又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就应分析公民观念、价值观与政治体制、政治过程的互动关系,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透视我国的政治体制,由此来确定中国政治改革的方向,提高政治改革的预测度。通过大力培育新政治文化,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改革,加快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建设步伐。本文主要就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的。
    2.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人民群众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主体。但由于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并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局限,它妨碍了我国公民对政治的自主参与,造成公民主体意识低下、政治效能感低下、政治感情冷漠。改造专制政治与改造公民缺乏效能感心态是建设民主政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3.有利于保持国家有序发展。在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个难题: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很难能保持有机的逻辑关系。或政治发展使政治产生动乱,或政治稳定使政治发展受阻。能否找到一种能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使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两者兼而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广告推荐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阅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