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发电机的寿命与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笔者所在单位近 2 个月时间里 ,机组在发电工况下多次发
生差动保护动作停机现象 ,经过系统的分析、试验 ,最后确定为真空包损坏 ,这起真空包引发的故障持续时间长 ,
分析处理过程曲折 ,有必要对这一起因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
关 键 词 故障 ;原因 ;分析
中图分类号 TM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225-02
1 概述
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 5# 机定子线圈为 F 级绝缘 ,双 Y、
三段式绕组结构 ,段间采用变极开关进行切换 ,以适应机组
在水泵工况下双转速运转的需要(原理图见附图)。定子变极
开关由两组共四台真空开关组成 ,其中在发电工况与低转速
水泵工况Ⅱ时投入 5-5DL 及 5-6DL,高转速水泵工况Ⅰ时投入
5DL~3DL 及 5DL~4DL。自 2012 年 5 月 10 日起机组在发电工况
下发生了差动保护动作停机现象 ,并在陆续近两个月的时间
内多次出现此类情况。经过一连串的分析、试验。最后确定为
5-3DL 的 A 相真空包损坏 ,导致了差动保护动作。
2 故障过程简介
2012 年 5 月 10 日 8 时 24 分 5# 机在并网发电 27min 后差
动保护动作停机 ,保护装置显示为 A、B 相相间短路。在做好
安全措施后 ,立即安排人员进入发电机内部对机组定子线圈上
下端部、铜环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并对发电机从中性点到换向
开关之间的所有差动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连接部分进行了周密的
检查 ,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经多方研究决定做开机递升加压
试验 ,直至并网发电带负荷都未见异常。6 月 27 日 5# 机开机
发电约 3h 后又发生了差动保护动作停机现象 ,进行与第一次
相同程度的检查并做定子线圈的直流泄漏及耐压试验都未发现
异常问题。在对一次设备进行检查的同时也对保护装置进行了
全面的检查 ,并请来厂方人员对保护的各个环节做了细致的检
查试验。随着开机试验次数的增加 ,差动保护动作频度最后发
展到每次开机差动保护都动作 ,直至 7 月 15 日的开机试验过
程中出现两次明显的机组振动 ,证明机组确已发生了短路 ,接
着进行递升加压试验 ,布置人员在各处监视 ,又出现了两次明
显振动声响 ,并随着出口电压的升高 ,振动明显增强 ,同时
有人看见在 5DL~3DL 处有闪光发出。从发生的一切现象分析 ,
确定变极开关内部出现了问题。逐个拆开 5DL~3DL、5DL~4DL
的上下口连接母线 ,重点对 5-3DL 的 A 相 ,5-4DL 的 C 相的真
空包进行了交流耐压试验 ,结果发现 5-3DL 的 A 相及 C 相真空
包耐压值严重不合格。拆除不合格真空包 ,使上下口悬空 ,再
次做开机试验 ,故障现象消除。备品到货后安装了合格的真空
包 ,开机试验正常。至此 ,困扰机组多日的缺陷得到彻底解决。
3 原因分析
伴随着相同故障的多次重复出现 ,一直未停止对故障原因
的分析与查找。差动保护动作所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是保护问题。电流互感器、保护回路及保护装置的故障都可
能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二是设备存在短路点 ,导致了差动保护
动作。出现短路的部位有以下几处可能 ,一是定子线圈的线棒
或端部、铜环发生了相间短路 ,而短路电流在线圈内部产生的
热量一定会造成明显的破坏 ,从检查结果以及保护显示的短路
电流值来看 ,可以排除定子线圈本身的因素。第二种可能是变
极开关某个真空包发生了短路。从现象上分析 ,5DL ~ 3DL 的
A 相 ,5DL~4DL 的 C 相真空包都有出现短路可能。从理论上来
讲 ,当真空包因真空度破坏或触头开距减小引起触头间绝缘击
穿时 ,应出现持续的放电现象 ,并在以后的相同状态下会必然
出现。实际上在 6 月 27 日短路启动了线路保护录波装置的波
形分析 ,短路保护在动作后 22ms 自行复归 ,89ms 后开关断开 ,
说明在启动保护约一个周波后短路电流已消失 ,由于在保护复
归前已启动了出口继电器 ,故仍然跳闸。也就是说开关断开的
是负荷电流而不是故障电流。由次说明 ,真空包在真空度下降
后仍然可以在短路后自动熄弧。在开机试验时机组振动现象也
表明 :真空包在升压过程中出现了短暂的拉弧、熄弧过程。由
于是首次使用高压真空开关 ,对真空包的特性不熟悉 ,向有关
使用真空开关的单位咨询 ,都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也无法给予
合理解释 ,这样使我们放弃了进一步对变极开关引发短路因素
的深究。第三种可能性是机组出口母线间绝缘子击穿引起了相
间短路 ,短路后可能没有明显痕迹。鉴于母线相间短路时必然
接地 ,且绝缘子绝缘等级为 20KV,高于 10KV,也可以排除。第
四个可能是出口开关本身相间短路。由于出口开关为进口设备
全封闭式结构 ,且电压等级为 15KV,我们认为发生故障的可能
性很小。
然而 ,除真空包本身具有的这种自动熄弧且不确定性的特
性至今未得到合理解释外 ,从 5-3DL 的 A 相真空包损坏造成的
外观现象来看 ,结果都是合情合理的。
1)5-3DL 在电动工况Ⅰ时处于“合”位置 ,上下口导通 ,
不存在击穿问题 ,故在电动工况Ⅰ状态时从未发生过保护动作
现象 ;
2)5-3DL 在发电工况时处于“分”位置 ,上下口分别属于 A、
B 相 ,真空包断口间电压 Un。当真空度下降 ,触头间隙瞬间击
穿 ,形成 A、B 相间短路 ,引起差动保护动作停机。当试验时
保护压板切除后 ,短路造成机组出口电压降低 ,励磁装置为维
持给定电流不断增加励磁电压 ,使原本有缺陷的转子绕组对地
绝缘击穿 ,并出现了两点接地 ;
3)由于短路出现在真空包内部 ,且真空包为不透明瓷质
结构 ,难以发现故障点 ,只有在真空包故障恶化到一定程度后 ,
或在交流耐压试验时 ,才能见到真空包的放电发光现象 ;
4)真空包真空度破坏 ,在多次燃弧、熄弧后触头极面及
屏蔽罩烧伤使击穿条件存在着不确定性。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版物流分析
下一篇:新型站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