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论文发表网

论文发表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作者:时间:2010-06-21 14:25:25  来源:百度文库  阅读次数:1731次 ]
   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
        一、 对 古今物理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 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如我国 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在我国古代军事、航海、生产、日常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且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发展都有功绩。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炎 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发现地磁偏角 ,比西方早了400多年。又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力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 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树立了为 民富国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介绍物理学家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在 讲解欧姆定律时,向学生介绍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经历了10多年的辛勤劳动,做了大量实验,得出了欧姆定律。在讲解焦耳定律时,向学生介绍焦耳在极困难条 件下,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近40年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 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以这些学者的事迹为楷模,引导学生自我解剖, 净化心灵,优化素质。
        三、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决心。
        物 理和生产实践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物理教学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 际的原则,把“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讲动能和势能转化后,接着分析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目 的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高科技中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说明火箭照 片时介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步入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爱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支柱,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 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华。 
        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 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 但滴水成河,积沙成塔,一句话、一道习题、一个探究,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广告推荐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阅读排行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最新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