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出错:SELECT S.*,M.alias AS M_alias,M.keywords AS M_keyword,M.config AS M_config FROM p8_sort S LEFT JOIN p8_article_module M ON S.fmid=M.id WHERE S.fid='85'

Table 'ksfbw.p8_sort' doesn't exist
1146 高校计算机实训问题及改进策略 - - 快速论文发表网_快速发表论文

高校计算机实训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袁黎晖时间:2015-02-02 09:38:20  来源:www.ksfbw.com  阅读次数:1018次 ]

高校计算机实训问题及改进策略

 

袁黎晖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4

 

【文章摘要】

 

   从企业调查情况看,高校教育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但企业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计算机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分析高校计算机实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解决计算机实训问题的方法,使高校计算机技术教育更全面、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计算机 ;实训 ;措施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各类高等学校中发展势头最迅猛的专业之一。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由于普遍缺乏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毕业时需要企业的二次培训。这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高等教育计算机实训性教学的重要 性 计算机实训是集理论性、操作性、应用性为一体的技能型专业实训,其中有严谨的教学理念,条理清晰的教学脉络,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章节,以及对专业性、理论性要求极高的教学方法。因此实训课的教学,要求任课老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极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践动手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不但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立等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应用为主”这条主线。

 

高校计算机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

 

2.1 实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符合度偏低 与企业要求相对滞后现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真正从事与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少,即使从事计算机工作,能够独当一面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只是做一些基础、机械、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其原因是计算机课程设置不合理,脱离学生自身就业的实际,实用性不强,无法适应市场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实训不注意质量。

 

2.2 学生实训实习意识薄弱

 

学生与社会接触少,没有工作经验,不了解工作当中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实习实训意识薄弱,不重视学校中的实训教学环节,对参加实训缺乏积极主动性。

 

2.3 具备实践经验的实训师资短缺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许多教师宁愿从事专业理论教学,高校计算机实训问题及改进策略 袁黎晖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4而不愿做实训指导老师,造成实训基地实训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业务水平偏低,实践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也没有过相关企业有关工程的实践,属于会讲不会做。实训师资的“短腿”,形成了实训基地找企业要资源,而企业要求的服务却满足不了的尴尬境地。

 

高校计算机实训改进措施 3.1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①密切与行业企业关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加大企业参与力度,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确定学校、企业、学生职责,明确实习内容和考核办法,与企业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第二,与合作关系密切的企业深度融合,签订合作协议,主要合作有:优化整合双方的人员、设备、场地,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生产与教学任务;为合作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开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从合作企业引进或聘请专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教学;将企业引入学校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合作企业设备;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课件、教材等。企业的需求是高校确定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高等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                         

 

3.2 确保实训内容具有现代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计算机实训内容应具有鲜明的职业实用性及前沿品质。这要求学校必须积极地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群)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并注意及时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新成果,有利于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实际职业岗位的工作情况,了解职业岗位的前沿技术发展,让学生一上岗就能适应、胜任岗位工作。另外,在实训内容的设置上应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一方面,保证有相当数量的实训项目,且分为必选和可选,以供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自由选择,也可满足不同兴趣的学习者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安排有一定数量的待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型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创造才能。灵活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政府给予一定投入,企业给予相关支持,帮助高校专业组建良好的实训中心。缩短建设周期,集中投入实训装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最大成度发挥资源效益,考虑大城市建立资源共享的实训中心,满足各高校计算机技术专业学生实训的需要。改建原有实训中心,加强硬件建设,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物质条件。通过项目建设,把实训中心建设成为一流的能满足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对外技术服务要求的生产性实训中心,深化实训中心的内涵建设,引入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管理机构,制订相关制度,形成校内实训中心运行机制,使之满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项目的研究,编写相应的实训指导材料。

 

3.3 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构,适应生产性实训需要

 

可在校内实训中心引入公司等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引入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模式,根据生产需要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设置生产部、设计部、技术部、市场部等部门,教师兼职各部门工作,为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从而在校内实训中心内将生产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有企业生产运行管理模式的真实氛围中接受技能培训。

 

3.4 增强学生实习实训的意识

 

企业需要的是合格、可用的后备人力资源;为企业长期发展做准备的、为技术更新做人员储备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将来要面向社会的学生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实习实训意识,使学生明白只有不断的加强实践操作水平才能成为企业受欢迎的员工,不然毕业后适应不了现代企业对一线技能人才的要求。同时就业指导部门要定期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新动态、用人单位的需求。

 

3.5 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与企业共同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培养与引进,多举措大力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为 :

 

①国外高等教育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专业技术进修培训 ;

 

②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专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中心或其它职院学习交流;企业挂职顶岗锻炼与培训 ;

 

③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参与对外技术服务,教师在校内实训基地兼职作为工程师、技术员或操作工人,进行对外技术开发、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生产加工等技术服务 ;

 

④指导或参与计算机技术专业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课件教材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计算机技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培养

 

【参考文献】

 

[1]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与计算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计算机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报告 . 2009-10

 

[2]刘霞.浅析离职皖校计算机实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科技信息

 

【作者简介】

 

袁黎晖,男,高级工程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计算机系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广告推荐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阅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